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21:12:00
春风又绿江南岸,人间最美四月天。4月16日,来自市内外的360余名政商精英齐聚重庆市南岸区,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双向奔赴,共同书写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春天!
会上,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发布了22条产业政策、10条精品线路、23项机会清单……真金白银,诚意满满。南岸区委书记、重庆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许洪斌表示,将重点抓好“一高四新”,奋力打造文旅商体融合发展“升级版”。
南岸,依南山而临长江,据东站以达八方,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所在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批试点区,整装集结、蓄势待发。这场精心筹备的盛会,亮色何在,底色何足,成色何显?但见,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精致的亮色
开门办会 携商同行
为了开好此次会议,会期曾一推再推,为的是求真务实,喜迎八方客商。“办一次会不容易,不能走过场,要让参会企业有获得感、幸福感,真切体会到我们营商环境的硬功夫和软实力。”会议筹备组的负责人如是说。
这一说法,在南岸区委书记、重庆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的讲话中得到印证。许洪斌在现场代表区委、区政府庄严承诺:把文旅和消费工作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落实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等惠企政策,打造懂政策、懂市场、懂产业、懂企业的专业专注人才队伍,不排斥任何一个批评意见、不放弃任何一个发展机遇,民呼我为、无事不扰、能办尽办、说到做到。
他还向广大企业和企业家发出诚挚邀请:奔赴南岸、投资南岸,相信南岸、共赢未来,当好城市品牌“合伙人”、经济发展“排头兵”、美好生活“创造者”,携手把南岸建设成为“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之城。
在参会人员的名单中也能找到答案。大会共邀请到340余人参加,其中相关文旅商企业和行业协会代表就超过220人,他们中有已经深耕壮大的优质企业,有即将签约落地的合作伙伴,有伺机观望的潜在客商。
还有一个贴心服务,让温暖流转。重庆行千里文旅集团总经理高亮掏出手机说,“大会专门设计了一个小程序,参会人员的通联信息都在上面,为我们会后洽谈合作提供了方便。”
“真切感受到了‘南岸效率’与‘南岸温度’。我们坚信,这片投资热土还将持续释放发展活力。”重庆夜间经济联合会秘书长杨妍动情地说,大会通过开展区域合作签约、发布文旅商发展机会清单等举措,推出东站高铁旅游联盟、数字产业等新机遇,发布产业扶持政策,充分彰显了当地党委政府推动文旅商体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效能。
会上,表彰10家文旅商体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单位,进行3轮签约,还邀请企业现场交流、案例分享、项目路演……一环扣一环,环环皆精彩,目的是促进企业发展,搭建交流平台,让他们找到商机,得到实惠。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双向奔赴,一时间被具象化了!
十足的底色
一眼千年 四通八达
市场经济不能只打“服务牌”“感情牌”,还要回归商业的底层逻辑,让投资兴业的企业看到奔头,尝到甜头,更有劲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的党委政府深谙其理,底气自信,底色十足,最具说服力。
谈历史文化,这里是大禹治水传说之地、巴渝文化发祥之域、抗战烽火淬炼之都、红色文化光耀之城,一眼千年、一步万象;论资源禀赋,两江交汇、山水一体,天下夜景在渝州,渝州美景在南岸,古“巴渝十二景”,南岸独揽其四;看商贸物流,千年黄葛古道,马帮驼铃开辟了川黔商脉的黄金走廊;百年开埠通商,川江汽笛见证了重庆民族工商业的成长壮大。 如今,古道驼铃未远,高铁引擎已鸣。“高铁时代”的南岸,将借助战略叠加的“天时”、区位禀赋的“地利”和流量集聚的“人和”,持续放大比较优势、后发优势,昂首阔步迈入发展的上升期、快车道。
成绩不会说谎:近年来,南岸文旅资源、文旅品牌、夜间经济、网络热度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夜间集聚区等“金字招牌”。
数据展现实力:2025年春节期间,南岸区接待游客306.81万人次,同比增长18.92%,接待游客花费15.02亿元,同比增长20.76%,实现消费总额16.3亿元,同比增长13.4%。
重庆市文化旅游委、重庆市商务委的领导纷纷为南岸区、重庆经开区鼓劲站台。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副主任朱茂表示,将加强市区共建,助力招商引资、客源导入及承办赛事活动,携手共建文旅新高地;重庆市商务委副主任李巡府表示,将与南岸携手,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期待与各界共创美好未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在大会上发布了22条产业政策、10条精品线路、23项机会清单……
真金白银,诚意满满!
未来的成色
年增10% 迈上千亿
未来已来,向新而行。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升级和数字科技发展,文旅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文旅消费逐渐向年轻化、个性化、体验式转变,“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持续推陈出新,文旅商体融合发展大有可为。
如何排兵布阵,布局落子?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目标明确,路径清晰,举措有力。接下来,将重点抓好“一高四新”,奋力打造文旅商体融合发展“升级版”。
定目标,力争到2027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文旅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文旅市场主体突破1万家,人均旅游消费实现倍增;引进国际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超100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以上、迈上1000亿元台阶。
“一高”即为推动各片区实现能级跃升。打造“南滨C湾”文旅地标,提升南滨路品质;推动南坪商圈升级;把南山建成旅游休闲首选地;以重庆东站通车为契机,打造城市副中心;重庆经开区将强化创新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
“四新”则是加快新场景赋能、加快新业态破圈、加快新服务提质、加快新形象传播。
加快新场景赋能,将持续放大春晚长尾效应,打造多个消费场景IP。如打造南山火锅小镇等美食IP,构建多层次住宿体系的“旅居”IP,开发特色步道的“漫行”IP,丰富夜游体验、推进相关项目建设的“夜游”IP,开展消费活动、建设商业园区的“潮购”IP,升级娱乐设施与演艺场景的“乐娱”IP。
加快新业态破圈,将构建“赛展联动、数实共生”产业新格局。做强赛事经济,提升重马品质,培育“体育 +”新业态;擦亮会展品牌,以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为引擎,举办特色会展活动;抢占数字赛道,实施“满天星”计划,打造数字创意服务业集聚区。
加快新服务提质,迭代升级打造营商环境标杆城市12条措施,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助其发展顺心;借小程序、智慧导览等,为游客打造便捷体验,让其畅玩开心;实施惠民行动,办好民生实事,提升生活品质,让市民生活舒心。
加快新形象传播,利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拓展海外客源,提升免税店品质;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与成都相关区域合作打造文旅CP;联动周边区县共建高铁旅游联盟,打造1小时旅游圈,提升城市影响力。
南是温暖、岸是希望。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双向奔赴,播下春天的种子,收获四季的繁华。南岸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春天故事,正由他们恣意书写!
上游新闻记者 李析力 任君 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由南岸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