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18:38:00
北京时间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着陆场东区成功着陆,航天员安全返航,内蒙古阿拉善盟圆满完成神舟十九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段军地联合搜救回收保障任务。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上午9时30分,额济纳旗黑城收费站周边停车场红旗飘扬,基干民兵、医疗救护、电力保障、气象监测及社会组织等11支搜救队伍1000余名搜救人员集结誓师,随着指挥长一声“出发”指令的下达,各队伍分散奔赴13000平方公里着陆场周边的近40个预定点位,全面落实各项保障工作,确保飞船返回舱平安着陆。
额济纳旗委常委、人武部部长、军地搜救指挥组指挥长何涛表示,此次任务严格落实搜救处置原则,针对返回舱落点核心区警戒、外围道路管控、气象数据实时传输、应急电力供应等关键环节制定专项预案,从民兵队伍到电力工作人员,从气象专家到志愿者,额济纳旗各方面保障力量以严谨的态度、务实的举措,为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平安着陆构筑起坚实“安全网”。
东风着陆场东南部紧邻巴丹吉林沙漠,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地形多样,天气情况复杂多变。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阿拉善盟气象台预报员组成神舟十九号飞船回收现场服务保障组,进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中心气象室预报员紧密合作,进行多轮会商研判。额济纳旗气象局在神舟载人飞行任务返回段军地搜救指挥组所在地架设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关键气象要素,并通过专线直传至联合指挥调度平台,为气象服务保障团队提供了精准、及时的第一手现场气象资料。
内蒙古电力集团阿拉善供电公司是第8次参与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落地保电任务。“我们完善、优化保电方案,形成集中指挥、专业联动、协同作战的保电体系,整合调度、运行、变电检修、输电、配电、通信等50余名业务骨干奔赴保电现场,出动1000千瓦应急电源车、10千瓦拖挂式发电机对军地联合指挥部开展供电保障,安排保电人员现场驻守,确保了联合指挥部通讯及指挥信息不间断传达。”内蒙古电力集团阿拉善额济纳供电公司党支部书记杨学林说。
该公司还构建了“天地空”立体保电体系,完成了全长40.18千米的东风着陆场10千伏架空线路入地改造工程,为神舟十九号返回舱的安全着陆提供了可靠、安全的回落环境。同时,充分发挥额济纳地区“源网荷储”10千伏构网型储能电站“能源互济”作用,在返回舱落地保电时,为额济纳广域电网提供备用绿电保障。
近年来,阿拉善盟充分发挥自身地缘优势,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全方位参与到神舟飞船的护航任务中。内蒙古阿拉善东风着陆场被确定为主着陆场以来,从神舟十二号到神舟十九号系列载人飞船,已顺利迎接24人次航天员返回地球家园。
来源:奔腾融媒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