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5 12:26:00
今年迎来第27个“世界防治哮喘日”,由全球哮喘防治倡议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起。今年的主题为 “让吸入治疗惠及所有哮喘患者”。
为推动哮喘规范化诊疗的普及,强调吸入治疗的重要性,北京地坛医院呼吸科医生为您整理出来哮喘防治超全干货!赶快收藏⭐️和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们~
看看您有没有被哮喘“盯上”
快看看您是否属于“哮喘候选人”
长期咳嗽不愈、半夜憋醒、运动后喘息……这些信号别忽视!这三类高危人群更易被哮喘盯上——
过敏基因可能会遗传!
父母有哮喘或过敏性疾病(如湿疹、鼻炎等),孩子的患病风险增加3-5倍????!
长期接触这些环境要注意!
长期接触粉尘、花粉、宠物皮屑等环境的人群,气道炎症风险显著升高。
警惕孩子可能是过敏体质
约50%哮喘患者首次症状出现在12岁前,过敏体质的孩子尤其需要进行早期筛查。
⚠️警惕这些“无声警报”
反复发作的夜间干咳、运动后胸闷、呼气时类似“吹哨子”的喘息声,均可能是哮喘的早期信号,需及时就医行肺功能检测确诊。
为什么气道会“失控”
哮喘的本质是慢性高反应性的恶性循环。也就是说,患者的气道像“敏感的警报器”,遇到刺激时会剧烈收缩、肿胀,导致呼吸困难。
01
免疫失衡
身体免疫反应可能会被过度激活,释放的炎症因子可能会引发黏液分泌和气道痉挛。
02
环境诱发
过敏原(尘螨、花粉)、冷空气、烟雾等刺激气道神经,会放大气道的炎症反应。
03
气道重塑
当炎症长期未经过控制和治疗后,可能会破坏气道的结构,导致不可逆的损伤!
哮喘治疗&预防宝典快收好!
01治疗方法
哮喘的治疗需我们坚持“控制炎症+缓解症状”,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最常用到的是吸入药物,这种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起效快且副作用小。
✅吸入装置正确使用步骤(以压力定量吸入器为例)
1️⃣摇匀+呼气
将药罐摇匀后,缓慢深呼气至“肺部排空”。
2️⃣ 密封吸入
双唇紧包吸嘴,尽量避免漏气。
3️⃣ 同步
用手按压药罐同时缓慢地深吸气(持续3-5秒),确保药物到达小气道,药物疗效最佳。
4️⃣ 屏息+漱口
憋气10秒后缓慢呼气,完成药物吸入后使用清水漱口清除口咽部残留药物。
02常见错误纠正
吸入药物后不漱口❌
不漱口可能会增加口腔溃疡、声音嘶哑风险。
快速吸气❌
吸气时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药物都沉积在咽喉,未到达气道,影响治疗效果。
发作时才用药❌
忽视控制类药物的日常抗炎作用,可不能光靠临时抱佛脚哦~
03预防哮喘这样做
✔️ 生活中尽量远离诱因
室内要定期进行除螨,如用55℃以上热水清洗床品、使用空气净化器等。在进行室外活动时,如遇花粉季节一定要注意关闭车窗和佩戴口罩。
✔️ 及时监测病情变化
我们可以用峰流速仪每日测量呼气流量(PEF),数值下降20%提示病情恶化。
此外,记录“哮喘日记”,包括症状、用药和触发因素。
✔️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降低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的风险。
✔️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游泳、慢跑、瑜伽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可改善肺功能,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喘息发作。
哮喘可控 健康呼吸不是梦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生物靶向药物让难治性哮喘患者有了更多选择,基因检测可指导个体化用药方案。规范用药+主动预防,哮喘可控可防,但仍有50%未获得规范吸入治疗。
因此,哮喘防治需要患者、家庭、医疗系统三方协同,掌握科学知识,用好吸入装置,每个人都能实现“自由呼吸”的权利!
健康呼吸,从此刻开始!掌握正确防治知识,拥抱自由顺畅呼吸!
气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专病门诊
—门诊卡片—
门诊特色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慢性咳嗽、咳痰、喘息,长期吸烟人群,活动后气喘,活动能力下降,肺功能检查符合慢阻肺者。
支气管哮喘,不明原因顽固性咳嗽,上气道综合征,胸闷型哮喘,隐匿型哮喘,肺功能检查异常,气道高反应,血常规嗜酸细胞增高症,重症哮喘诊治等。
出诊时间:每周三下午
预约挂号
“北京地坛医院智慧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进行预约挂号。
来源:北京号
作者:北京地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