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5:59:00
【查找证书】
一、输尿管结石概述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所有泌尿系结石的20%。结石通常起源于肾脏,随后随尿液流动进入输尿管,引起输尿管梗阻、疼痛、血尿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尿路感染、肾功能受损等严重并发症。
二、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
1. 结石较大:直径超过1厘米的结石,尤其是位于输尿管中下段的结石,通常难以自行排出,需手术干预。
2. 保守治疗失败:对于药物治疗、大量饮水、体外冲击波碎石等保守治疗无效的结石,手术是必要的选择。
3. 合并感染或梗阻:结石引起尿路梗阻并伴有感染时,需紧急手术解除梗阻,控制感染。
(二)手术方式
1.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
• 原理:利用高能量冲击波将结石击碎成较小的碎片,随后随尿液排出体外。
• 适用范围:适用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直径小于1厘米的结石效果较好。
• 优点:创伤小、恢复快,无需手术切口。
• 缺点: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2. 输尿管镜碎石术(URSL)
• 原理:通过输尿管镜直接进入输尿管,使用激光、气压弹道等技术将结石击碎并取出。
• 适用范围: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尤其是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的患者。
• 优点:结石清除率高,可达93%以上。
• 缺点:需要一定的技术设备,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术后尿路感染。
3.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
• 原理:通过腰部皮肤穿刺进入肾盂,使用肾镜直接取出结石。
• 适用范围:适用于较大的肾结石或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患者。
• 优点:结石清除率高,可达90%以上。
• 缺点:创伤相对较大,住院时间较长。
4.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 原理:通过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直接切开输尿管,取出结石。
• 适用范围:当上述微创治疗无效时,作为最后手段。
• 优点:可直接取出结石,效果确切。
• 缺点: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
(三)术后护理
1. 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密切观察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 保持引流管通畅:确保引流管畅通无阻,避免扭曲、受压或脱落。
3. 饮食调整:术后多饮水,每天至少2000-3000毫升,促进残余结石排出,预防感染。
4. 避免剧烈运动:术后避免腰部和腹部的剧烈运动,以免引起伤口疼痛或出血。
5. 保持个人卫生:勤换衣物,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6. 定期复查:术后需定期复查,包括尿常规、B超等,监测结石是否复发。
7. 遵医嘱服药:按医嘱服用抗生素、止痛药等,预防感染和缓解疼痛。
(四)并发症预防
1. 感染预防: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更换引流袋,避免尿液反流。
2. 出血预防: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伤口出血。
3. 双J管相关并发症:双J管可能引起尿频、尿急等不适,可使用平滑肌松弛剂缓解。若出现血尿、腰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三、输尿管结石的预防
(一)生活方式调整
1. 多饮水:每天饮水量至少2000-3000毫升,增加尿量,降低尿中结石成分的浓度。
2. 合理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
3. 适度运动: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促进新陈代谢,但避免过度劳累。
(二)药物预防
1. 利尿剂:对于尿酸结石患者,可使用利尿剂增加尿量,促进结石排出。
2. 溶石药物:对于尿酸结石或胱氨酸结石,可使用溶石药物,使结石逐渐溶解并排出。
3. 中药辅助:部分中药具有利尿排石、消炎止痛的作用,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三)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泌尿系统检查,如B超、尿常规等,早期发现结石,及时治疗,避免结石增大或引起并发症。
四、结语
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和预防是泌尿外科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的手术选择和术后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合理的预防措施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有助于降低结石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手段将更加多样化和精准化。未来,我们期待通过微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少痛苦、更快恢复的治疗体验。同时,个性化医疗和精准预防将成为可能,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治疗和预防方案。
获嘉县人民医院普外泌尿外科 郭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