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他们的心声,哪句戳中了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1 09:21:00    

今年

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104年,风雨兼程

云岭大地

那些平凡而伟大的身影

用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

他们在田间地头

与百姓唠家常、倾听诉求

在三尺讲台

用心“浇灌”祖国的花朵

在边境线旁

默默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与繁荣

在小山村里

带领老乡走出一条条致富新路

……

他们虽然岗位不同

却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中国共产党党员

他们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面对艰难险阻

担当在先

冲锋在前

他们

平凡而有力量

今天

让我们听一听

他们的故事

点击海报上按钮

听听他们的心声

点击听音频:李娜倮

她是拉祜山乡的女儿,党的十八大、二十大代表。她带着乡亲们把拉祜族的歌舞文化变成“致富密码”,搞起乡村旅游,创办演艺公司,让大伙儿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生活越过越美。同时,她用“双语+文艺”的宣讲方式,把党的好政策唱给村民和游客,把党的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为了让拉祜文化后继有人,她又扎进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根村小学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带出500多个“民间小艺人”。

点击听音频:李伯藩

他出身中医世家,传承百年医术,坚信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18岁行医,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中医院,他将临床经验总结成文,为中医理论做贡献,他教导学生免费诊疗、随到随诊,传承医术与仁心,他希望学生热爱祖国并将医学发扬光大,他以平平淡淡、踏踏实实的态度行医,看到病人康复、中医文化传承就是他最大的快乐。

点击听音频:赖虹

扎根边疆18年,她争取项目、发展林下经济、建技术人才库、打通销售渠道,让群众收入多点开花;抢救民族文化,带团队挖创作、育传承人,让非遗上舞台进课堂,助力酸茶技艺申遗成功,还发展出千万级产业……她以实际行动体现“党的光辉照边疆”的温暖,用真情真意激发“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热情。

点击听音频:农加贵

作为一名教师,农加贵扎根乡村39年,在漏风漏雨的教室里,用知识改变孩子们的命运,期间送出126名学生,不少学生回乡建设乡村。他不仅教书,还帮村民修路、教种植养殖技术……成了村民的“万能帮手”。党员徽章挂心头,他说,只要还有一个孩子需要他,就是最大的值得。

点击听音频:桑南才

他是怒江大山的“摆渡人”,37年,486公里的邮路他跑了无数遍,经他手的邮件有100余万件,他把党的声音送到傈僳山寨!乡亲们等他带回外面的消息,录取通知书、惠农政策……他成了群众眼中“党派来的亲人”。高黎贡山高,没有党的恩情高;怒江峡谷深,没有党的恩情深,他是扎根怒江峡谷的共产党员桑南才。

点击听音频:王泽郁

扎根基层禁毒31载,缉毒战场上,她无畏冲锋,用热血守护安宁,社区课堂里,她筑防毒墙,教孩子识毒拒毒,对戒毒者,她以仁心暖人心,设戒毒康复心理辅导“春雨”工作室、“爱心帮扶角”,帮他们回归。

点击听音频:杨绍兴

扎根哀牢深山的他,从事信访工作和人民调解工作多年来,把初心写在“五步工作法”里,在双柏县东城社区牵头成立“老杨调解室”,电话贴门口,24小时开机,化解超1100个难题;在双柏县八个乡镇成立“老杨调解工作站”,跑遍了双柏县470多个村民小组,带动了一大批调解队伍……他是“家门口的好党员”,行走在田间地头,用实际行动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温暖,党就在身边。

点击听音频:者发贵

身为快递小哥,他践行党“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教导,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每个包裹上——他优化路线、反复练习包装技能、暴雨护件……用“绣花功夫”传递党的温暖,17年“零投诉”。他经常和同事们一起谈心、送温暖,倾听一线诉求,为改善快递员待遇奔走建议。

点击听音频:郑兆瑞

扎根边境20余年,他是“移动界碑”,用脚步丈量使命。入党19年来,他始终牢记自己是党的儿子、人民的子弟兵,和同志们一起在边境执法执勤一线,严打跨境违法犯罪,维护边疆稳定,守护群众安居乐业。

今天

我们祝福党的104岁生日

祝愿伟大的祖国

繁荣昌盛

也为所有奋斗在云岭大地的

共产党员

点赞

统筹:浦美玲

策划:曹璐 包涛 沐旭 杨昊

设计:鲍子仟 姚振

文案/编辑:陈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