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0 08:29:42
私营企业产生于重公轻私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企业资本的血缘性、亲缘性,决定了私营企业的管理方式带有强烈的血缘家族政治的色彩,即业主独尊的“家族式”管理。这种管理模式,随着私营企业本身的发展,面对日趋社会化、全球市场一体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发展环境;由此要求的企业管理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发展,这种“家族式”管理模式己成为私营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和屏障。
一、亲情利益替代企业利益。亲情性使私营企业的发展和运营不是立足企业,放眼市场,组织管理实现企业的利益,而是从业主及家族成员的个人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实现他们的自身利益,因而私营企业受到来自本家族成员方面的抵制和干预,妨碍企业制度的健全和制度化管理的实现。
二、企业决策呈现经验性、随意性、独断性。我国大多数私营企业是集所有权、经营权、决策权、管理权于一体统制,这种体制中业主居于独尊的地位,决策缺乏必要民主。同时,私营企业的业主大多数是在经济粗放式发展中诞生的,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绝大多数停留在敢打敢拼的经验上,很少有人懂管理科学和掌握管理艺术,但又不愿引进管理人才,致使私营企业的决策具有经验性、随意性、独断性,由此导致企业的发展经常是近利型的,短暂型的,而非科学长远和持续性的。
三、企业的用人机制不健全。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私营企业在用人方面受亲情利益高于企业利益的影响,唯亲是用,而非唯才适用,在经营管理层,主要是家族成员或准家族成员,这不利于人才的引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私营业主中,一部分人小农意识较浓,官本位思想严重,对进入私企的技术管理人才,低薪廉用,致使一些技术管理人才纷纷跳槽,并且私营企业本身也受资金短缺、近利因素的影响,只用人才而不重视人才的培养,形成了人才资源处于排挤性的一次性消费的不合理的用人机制。
四、人才成本浪费问题。
私企管理不够科学规范,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目前,有相当部分家族式企业,在私企发展到较大规模时,从外部引入人才空降兵,有着显赫的履历,企业在引进此类人才前,都把他们当成救世主,将空降兵英雄化,充满着神化的期待。可事实上空降兵毕竟不是英雄,更不是神,那会点石成金般的魔力与功力呢?到了公司后,企业没有为“空降兵”搭建后平台,营造好环境,即匆促上马,新官上任三把火,许多“空降兵”都受过较高的教育,懂得许多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但是这些理论和方法并不是完全普遍适用的,没有对理论和方法做出调整和改进,结果是三把火烧错了地方,烧错了方向,烧错了人,结果空降兵每每事情没做成,最后却把自己给烧了,因此企业家的失落感很大。从后不再相信空降兵,又开始从基层提拔管理人员;一潭死水再偱环;使企业没了朝气。
五、企业家的文化素质偏低。据统计,私营企业家的学历偏低,硕士占5.9%,本科占9%,大专占35.4%,大专以下学历占49.7%.虽然很多企业家参加MBA、EMBA等的学习,但真正学以致用的不多。在私企的发展,客观上是老板文化;一拍脑袋这事就过了。
六、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忽视企业文化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员工的忠诚度对于企业的生存是很关键的。目前,大部分私企在追求经济效益和发展壮大时,
大力压缩成本,剥削员工工资;即使当地政府逐年提升最低保障工作,想尽办法要减点;但仍有部分辅助岗位低于此;主要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待遇提升和员工忠诚度的培养,使得企业的凝聚力较差,员工不关心企业的发展;“当天和尚撞天钟”思想。
针对私营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私营企业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切实建立健全公司制,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决策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建立并创新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走民主决策、团队管理的发展之路,从根本上解决私营企业家族利益和企业利益倒挂的局面;转变用人观念,完善委托授权制度,聘用懂科学、懂管理艺术的高级管理人才经营管理。加大继续教育投入,培养人才,完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潜力,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发展储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