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1500亿市值半导体巨头,更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01:32:00    

5月19日晚间,韦尔股份披露,拟将公司名称从“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从“韦尔股份”变更为“豪威集团”,证券代码保持“603501”不变。



截至19日收盘,韦尔股份最新股价为128.22元/股,最新总市值1560亿元。




更名豪威集团


对于更名原因,韦尔股份表示,是为了更加全面地体现公司的产业布局和实际情况,准确反映公司未来战略发展方向,便于集团化管理及精细化管控,进一步发挥公司品牌效应及品牌优势,提升市场影响力,同时增加投资者对公司业务情况的理解和投资判断。


韦尔股份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半导体设计业务中,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1.9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74.76%。



其实,韦尔股份官方微信早已更名为豪威集团。早在2022年6月,韦尔股份就注册了“OmniVision”,7月账号迁移改名“豪威集团OmniVision”。



在业内人士看来,“豪威”是全球知名品牌,在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居于全球领先地位。韦尔股份更名为豪威集团,更能突出核心业务品牌价值,有利于其国际化业务的开展。


私有化豪威集团迅速壮大


韦尔股份成立于2007年5月,并于2017年5月登陆沪市主板,实际控制人为虞仁荣。彼时,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分立器件和电源管理IC等半导体产品的研发设计,以及被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结构器件、分立器件和IC等半导体产品的分销业务,公司营收规模在20亿元左右。



韦尔股份迅速壮大,源于其私有化了全球领先的CMOS图像传感器公司豪威科技。然而整个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2017年6月5日,韦尔股份筹划收购北京豪威进入重大资产重组停牌,随后与北京豪威的33位股东签署“框架协议”,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北京豪威86.4793%的股权。但因部分股东反对,其中珠海融锋明确表示无意放弃优先购买权,导致2017年韦尔股份对豪威科技的收购“流产”。


2017年12月,珠海融锋以17亿元将豪威科技11.8%的股份出售给青岛融通,退出豪威,为韦尔股份后续收购扫除了部分障碍。2018年5月,韦尔再次提出收购,最后只达成书面协议,仅收购豪威1.97%的股份。



2018年8月15日,韦尔股份发布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预案,拟以发行股份(占比55%)及支付现金(占比45%)方式,作价149.99亿元收购北京豪威96.08%股权、思比科42.27%股权及视信源79.93%股权。其中现金对价67.49亿元通过配套募资(定增募资20亿元)及银行并购贷款(47.49亿元)支付,82.5亿元股份对价以33.88元/股发行2.44亿股支付。



该项收购最终在2019年7月过会,8月完成资产交割。标的公司股权架构上依然通过“开曼-香港-境内”三层嵌套架构,将豪威科技原境外资产转移至北京豪威。


借助于收购豪威,韦尔股份营收跃升到百亿元以上,市值也一度超过3000亿元。


【来源:上海证券报;编辑:肖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