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上海一位大学教授去世前,给自己写好了讣告……短短300多字,全网触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8:34:00    

3月28日

著名语音学家

宝钢优秀教师奖

上海市育才奖获得者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

毛世桢先生因病医治无效

在上海逝世,享年77岁

近日

毛世桢的女儿按照父亲的遗愿

将其生前自拟的讣告转发到微信群

“与诸公辞别”

从用“碳基生命体热寂”形容自己的死亡,到自称“数学不好”请人计算年龄;从强调与多数人“互为背景”到“好好过您自己的日子”的嘱托。讣告短短300多字,举重若轻地讲述,恰似其人格的终极注脚。

没有华丽的辞藻

没有生前的功勋

只是平淡的讲述

真诚的告别

从这篇短短300多字的讣告中,不少网友读出了这位教授的洒脱、淡然与谦逊,看到了其通透的人生观,也感受到一位学者在幽默中完成对生命局限性的优雅超越。有网友感叹,这是“一个浪漫的人挥别世界”。

据封面新闻报道

4月7日

记者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处

证实了这篇自拟讣告的真实性

遵照教授遗愿

丧事已从简办理

未举行公开追悼会

毛世桢年轻时合唱领唱(图据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公众号)

公开资料显示,毛世桢,曾任国家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专业指导委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学术委员,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朗诵水平等级考试”专业委员及大纲编委等。主攻语音学与音系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著述有《汉语趣说丛书:汉语语音趣说》、《对外汉语教学语音测试研究》(主编)、《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等。

4月2日,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发布讣告称,毛世桢为人温润如玉,谦逊宽厚;治学严谨求实,融会贯通。一生躬耕教坛,自1982年起先后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对外汉语系、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原对外汉语学院),数十载如一日,以诲人不倦的师者仁心培育桃李,以精益求精的学术追求深耕专业领域,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遵照毛世桢生前遗愿,丧事已从简办理。

4月4日,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发布了一篇毛世桢的专访故文。

在采访中,毛世桢称自己“有一个遗憾,就是没有好好吃过苦”,“你们知道印象画派吗?色彩是颜料的叠加,越加越黑,而光的叠加则会越来越明亮,这些都是从吃苦的实验中得来的创作。”不过,他认为“至少自己是平和的”——

“我一直认为,求仁得仁。当然也要讲求战略,就像围棋那样,有一句话是,‘金角银边草肚皮’,也就是说,先布点再去充实,不要操之过急。诸葛亮的《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其实也就是一个字,静。”

毛世桢年轻时的照片(图据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公众号)

他教导年轻一代:“只要觉得还有时间就去学,但切忌浅尝辄止,一辈子一定要有一件东西浸在里面,也一定要尊重自我。”

师者已远行

但他的自撰讣告却如同一束光

让大家对于生命与告别有所思考感悟

在有限的生命里

珍惜每一份相遇!

本文综合自:封面新闻、新民晚报、中国青年报等

相关作者:吴冰清

来源: 上观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