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黔北丰景丨凤冈5000亩早稻何以闯市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5 15:08:00    

金秋已至,稻香已浓。连日来,凤冈县的5000亩早稻率先丰收。这些采用原生态方式种植的稻米,经过抢早育苗、科学管护,不仅提前上市,更以清甜醇香的口感引得订单纷至沓来,一批批新米正发往全国各地,香喷喷的米饭很快便能端上客户的餐桌。

在凤冈县临江村香临三新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收割机轰鸣驰骋,金黄的稻穗被卷入机械中,稻谷被倾倒在车厢内,直接送到加工厂,经过晾晒、加工蜕变成晶莹剔透、清香四溢的米粒。

“看,这就是马上要给你打包的新米,用不到两天你就可以吃上了……”合作社负责人龚德喜正在和老客户视频通话。他告诉记者,合作社的150亩早稻已经完成收割,正在加紧加工、打包,目前等待发货的订单有56笔,订单不仅来自年年等待尝鲜的老客户,还有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的线上消费者。

抢抓晴好天气,连日来合作社合理调配作业机械,保障粮食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今年合作社主要种植玉针香和宜香2个品种的优质水稻256亩,每亩产值达3000余元。早稻订单火爆,加上水稻长势好,社员们每亩地可增收100元左右。”看着颗颗饱满的大米,龚德喜一脸喜悦。

据了解,临江村三新组地处乌江支流沿岸,年平均气温16.5℃,土壤硒元素含量达0.35mg/kg,是发展生态水稻的黄金地带,种植的大米闻起来米香清甜,煮粥煮饭格外醇香。近年来,凤冈县临江村香临三新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东西部协作的帮扶下不断发展壮大,“临江大米”早已声名在外,走出了自己的订单模式。为了保证水稻原生态的种植方式,从选种、育苗、插秧、施肥、除草、收割、加工都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农技人员时常开展田间技术指导,并根据销售订单、水稻田间长势、天气情况等因素,统筹安排田块的收割、烘干时间,既保证新米及时加工上市,也守护了“临江大米”优良的品质与口感。

凤冈县拥有天然的生态环境优势,富锌耕地面积达90%,富硒耕地面积达70%,富锌富硒土壤具有面积大、地层厚、含量较高的特点,为凤冈县锌硒大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条件和消费市场。近年来,凤冈县成功打造了“琊川贡米”区域公共品牌以及“凤欣米”等“中国好粮油”企业品牌10多个,成功创建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

今年,凤冈县以生态绿色种植方式,种植优质水稻17.7万亩,顺应消费升级需求,凤冈县从早春开始谋划,优选5000亩稻田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质早熟稻种,春季抢前抓早育苗,秋季提前开镰收割,水稻成熟期可比普通品种提前40余天,让新米抢鲜上市,赢得先机。

“这个就是专门种植的早稻,‘玉针香’‘野香优’,两个品种具有耐寒、抗病、抗倒伏等多项优良特性,它们比普通的稻子更早成熟。早稻产量虽略低于普通稻,但是因为“抢鲜”上市价格在8元每斤,精选的高品质大米可以达到12元每斤。”在贵州琊贡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稻田里,总经理李玉洪告诉记者。

据了解,贵州琊贡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琊川贡米种植历史悠久,凭借着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的土壤,历经岁月沉淀,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该公司通过珠遵协作共建乡村振兴特色带的契机,在种植、生产、销售上下足功夫,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打响“琊川贡米”品牌,带动群众增收。今年种植的480亩优质水稻,其中有130亩早稻,预计年产量50万斤,主要以线上订单方式销往珠海、重庆、贵阳等地。

此时,凤冈的田野里,另一番丰收正在酝酿。待到十月金风起,万亩稻浪翻涌,又将是一幅“稻谷满仓、米香四溢”的盛景。从抢先上市的早稻到即将迎来高峰的晚稻,凤冈大米正以“生态、优质、高效”的产业之路,书写着一粒“锌硒米”带来新希望的金色篇章。

来源: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张连杰/文 饶云/图(凤冈融媒)

责任编辑:李俊 欧阳博婧 肖静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