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7 07:47:00
今年6月27日、28日,“广州出品”杂技舞剧《化·蝶》在广州大剧院上演,伴随着《梁祝》动人的旋律,“祝英台”在“梁山伯”肩膀上翩然起舞,台下观众掌声如雷,叫好不绝。
本次《化·蝶》巡演中,饰演祝英台的是新生代“肩上芭蕾”传承人、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青年首席演员李梦楠。在李梦楠看来,“肩上芭蕾”不同于芭蕾,它需要克服一些心理上的障碍,“芭蕾是用脚在地上跳,而‘肩上芭蕾’要站在队友肩膀上和头上跳芭蕾,难度很高。但在梦想面前,我觉得一切困难都无所畏惧。”
15年苦练聚光灯下惊艳观众
作为“肩上芭蕾”创始人吴正丹、魏葆华的得意门生,在《化·蝶》2025年巡演中,李梦楠多次饰演祝英台。李梦楠与搭档王晨曦配合默契,以细腻的情感表达与高难度技巧的完美融合,将“生死相随,皆缘和你永远徘徊缠绵;旷世蝶恋,只为在你肩头片刻停留”的艺术张力演绎得淋漓尽致,获得观众的高度认可。
“肩上芭蕾”这一中国原创杂技流派的代际传承,不仅延续了“足尖立于肩头”的惊世之美,更以年轻一代的创新实践,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活力。“我4岁学跳舞,14岁来到广州拜师吴正丹、魏葆华两位老师开始学习‘肩上芭蕾’,至今已有15年。”回望学习“肩上芭蕾”的过程,李梦楠笑说“像梦一样”。当时,李梦楠偶然在电视综艺里看到吴正丹、魏葆华表演的“肩上芭蕾”,感觉自己一下子就被击中,“在肩膀上起舞的那个画面太美了,我当时就立志要跟两位老师学习。”尽管当时吴正丹以“年纪太小”为由婉拒了李梦楠,但她坚持离开沈阳南下广州拜师,“磨了半年多,吴老师终于收我为徒,到现在我已经是跟他们学艺最久的弟子。”
虽然李梦楠从小学的是芭蕾,但“肩上芭蕾”不同于单纯的芭蕾表演,首先要克服的是站上半空的恐惧感。从学习杂技动作到将保险绳系在腰上,颤颤巍巍开始练习,过程中的艰辛是旁人难以想象的。“15年来,我换了6个搭档,每一次跟新搭档的磨合都要考验精神,磨炼内心。我也很多次问过自己,还要不要练。”
尽管过程“真的很苦”,但对舞台的热爱、对艺术的坚持,让李梦楠一次次战胜困难,站到聚光灯下,“在舞台上的感觉,跟在台下训练是完全不一样的。聚光灯打在你一个人身上,那个瞬间感觉像是对自己这么多年坚持的一种回报,也是自己给自己的一份答卷。”
提升自我勇于挑战不同角色
《化·蝶》刚刚开始创排的时候,饰演梁山伯、祝英台的是李梦楠的两位师父——吴正丹、魏葆华。跟吴正丹老师饰演同一个角色祝英台,李梦楠的压力不难想象。当时,除了坐在台下一遍遍观摩师父的表演,李梦楠还不断查阅资料、观看相关的影视及舞台作品,从而对人物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老师们会言传身教,把演出经验传授给我。而我也能从老师们的表演里吸收很多好的东西,再把它跟自己的感悟结合,到了自己上台表演的时候就能有一个不错的呈现。”
有意思的是,在排练祝英台的同时,李梦楠登台饰演的是与祝英台截然不同的诙谐丑角——“媒婆”。
“其实媒婆这个角色是我求来的。”李梦楠透露,一开始这部剧的设定是由男演员反串媒婆,但她也早就“盯”上这个角色,除了不停找导演自荐外,还一直留心媒婆这个角色的走位、动作。机缘巧合下,导演在首演前一周决定让李梦楠出演“媒婆”一角,“我问导演,你要我演成什么样?他说你就按东北大妞那个性格来演,那我就撒欢来吧,放飞自我。结果没想到‘媒婆’上场后呈现效果还挺好的,现场气氛都调动起来,观众说被我逗乐了。”
祝英台和媒婆,截然不同的两个角色同时排练、演出,对李梦楠来说是有难度的,但她觉得这是提升自己的宝贵经历,“我以前也没想过自己能演丑角,向导演自荐就是想要挑战自己,达到角色塑造力的提升。我觉得,在舞台上一定要体验不同的角色,以后也可以把这种体验传授给其他演员。”
让李梦楠感到兴奋的是,今年她和小师弟王晨曦搭档演绎《化·蝶》,而在另一部杂技剧《天鹅》里,还能跟两位师父同台合作演出,“《天鹅》这部作品艺术化地再现‘肩上芭蕾’从无到有的创作历程,展现的是杂技人追梦历程,也寓意着杂技的传承。戏里我们师徒同台,感觉就是体现了‘肩上芭蕾’的坚持和传承,蛮有意思的。”
艺术道路上有无限可能
今年暑假,国潮杂技秀《西游·悟空》在广州塔剧场连续上演多场,这场对中国经典神话小说《西游记》进行全新解读的夏日西游狂欢引得满堂喝彩。让大家意外的是,换下“肩上芭蕾”演出服的李梦楠,正是《西游·悟空》的副导演。
“《西游·悟空》刚刚创排的时候,我演的是其中一位仙女。穿着美美的古装,仙气飘飘,这个角色满足了小女孩曾经的幻想,我演得可开心了。”李梦楠笑着回忆自己的“仙女”造型。她不仅仅满足当“仙女”,还在尝试更多幕后的工作,“我挺喜欢做幕后工作的,坐在台下看到一个作品完整呈现的那种幸福感、成就感,跟自己站在聚光灯下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西游·悟空》的总导演当时一直带着我工作,我就以副导演的身份参与其中。后来我就决定不上台、不演仙女了,就在台下服务大家。”
身为编导,李梦楠可以独立完成节目编创,目前自己比较满意的是以电影《霸王别姬》为题材的“肩上芭蕾”作品,“我很喜欢这个故事,也喜欢张国荣主演的这部电影。把自己热爱的电影呈现在自己的作品里,而且还是自己演的,很有成就感。”
在李梦楠看来,艺术道路可以延展出无限可能——她觉得自己的价值不仅是一位演员,还可以是老师,是编创者……作为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李梦楠考取了澳大利亚舞蹈协会芭蕾、爵士舞教师资格证,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高级教师资格证,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芭蕾编导人才培养”证书,英国皇家芭蕾舞蹈学院芭蕾舞注册教师等证书,希望将来可以把经验更好地教给后辈。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斯其格
图/受访者提供海报设计:郭俊航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