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学理论】“铁人精神”永远的旗帜:战饥荒 斗雨季 抗严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11:37:00    

【来源:掌上绥滨】

上世纪60年代初,面对国家经济困难和粮食短缺,大庆石油工人们饿着肚子奋战在钻井一线,用人力替代机械工作。工人们每天只能靠野菜、豆饼充饥,“五两三餐保会战”,许多人因营养不良患上浮肿病。再遇上暴雨连绵的夏季,油田变“沼泽”。工人们穿着湿透的工服,在没膝的泥水里作业,设备常被雨水浸泡故障频发,他们在暴雨中抢修设备,确保“油流不断、生产不停”。雨季里,工人们住的夯土房屋顶漏雨就用油毡补,床铺潮湿就垫上野草。还笑称:“大雨当流汗,小雨当洗脸,没雨拼命干!”

冬季的大庆,气温跌破零下40度,石油工人们冒着“吐口唾沫成冰碴”的极寒,坚持野外作业。钢铁设备冻得像冰坨,柴油凝固,管线冻结,生产面临严峻挑战。王进喜和工人们发明了“土锅炉”——用废油桶烧热水循环加热设备;没有保温层,就把棉被裹在管线上;为了防冻,他们轮流值守,每隔两小时就用蒸汽吹热关键部位。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大庆油田实现全年不间断生产,为中国石油工业树立了标杆。

责编:景华 栾宏杰

制作:杨莹

监制:林圣楠 窦志宏

来源:大庆融媒体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