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绿”动珠江源!曲靖沾益“三箭齐发”闯出绿色发展新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2:01:00    

在珠江源头腹地,曲靖市沾益区正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指引,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从铝用炭材料到现代智慧农业,从生物医药研发到中药材培育,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在此扎根,以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理念,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实践路径。这片土地上,绿色产业正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工业转型:循环经济树标杆

走进曲靖市沾益区花山工业园区,云南索通云铝炭材料有限公司的厂房内,一派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作为单体规模全球最大、技术工艺全国领先的炭材料生产企业,索通云铝炭材料有限公司不仅在生产规模和技术上占据优势,更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树立了行业标杆。

该公司主要从事铝用炭材料生产、销售及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研究与开发。在生产过程中,公司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与绿色水电铝、石油化工、煤化工以及相关服务等产业紧密协作,共同构建起循环、低碳、环保产业链。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这种循环经济模式,不仅有效推动了曲靖区域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还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如今,在索通云铝炭材料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周边配套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协同效应,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

与此同时,云南能投年产40万吨有机硅单体及配套项目同样成绩亮眼。该项目的产品涵盖硅橡胶、硅树脂、硅油和硅烷偶联剂4大类,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众多领域,对传统橡胶、塑料及矿物材料有着广泛的替代性。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仅填补了云南省有机硅产业的空白,更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据统计,该项目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年利税总额10亿元,还带来了约60万吨/年的物流量增长,新增就业岗位600个。此外,该项目的成功落地,还吸引了众多有机硅相关产业布局落户周边,进一步完善了当地的产业链条。

智慧农业:科技引领促增收

在沾益区的乡村田野间,卓莓(云南)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果苗实验基地和种苗基地格外引人注目。自2018年落户沾益区后,卓莓公司便在这里深耕细作,专注于果莓栽培新技术开发与种苗培育。

走进基地,现代化的无土栽培设施整齐排列,自动化浇灌系统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二次过滤的饮用水精准地输送到每一株果苗根部。同时,公司还采用自主配方的高效天然肥料,在保证果苗健康生长的同时,实现了绿色健康种植。这种先进的种植体系,不仅大幅提高了果莓的产量和品质,更推动了当地特色农业的升级。

卓莓公司并没有满足于自身的发展,还积极发挥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支持。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将先进的种植技术传授给农户,帮助他们提高种植水平。在公司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果莓种植行列,实现了就业与增收。如今,沾益区的果莓种植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健康产业:创新研发谋发展

在大健康产业领域,云南远方生物医药集团和云南煜欣农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样表现出色,为沾益区的绿色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云南远方生物医药集团自2002年成立以来,便扎根大健康产业,充分挖掘云南丰富的植物多样性资源。在功效型特色化妆品、医用消毒剂、傣医药产品等领域,集团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集团拥有50多项荣誉和45项自主发明专利,其产品凭借高品质和独特的功效,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远方生物还积极与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从傣医药古方中汲取智慧,结合现代科技,不断推出高附加值的大健康产品。通过这种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集团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创新能力,还带动了地方产业向绿色、科技方向发展。

而云南煜欣农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则专注于中药材培育等业务。公司与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在技术研发上不断取得突破。在滇黄精种植技术应用方面,公司取得了1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发明专利,并选育出多个黄精新品种。这些技术成果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滇黄精的产量和种苗质量,推动了当地特色农业的科技化发展。如今,沾益区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已逐渐走上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的发展道路,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工业到农业,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曲靖市沾益区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众多企业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未来,沾益区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向着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目标迈进。

云报全媒体记者 蒋琼波 张雯 摄影报道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刘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