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21:50:00
清明节期间,连城地区群众祭祀、春耕生产等活动日益增多,加之气候干燥多风,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显著增加。为切实保障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零火情”为目标,科学统筹、多管齐下,全力筑牢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防线,为清明期间安全生产交出了一份“平安答卷”。
未雨绸缪,织密思想“认识网”
管理局坚持“预防为主、防灭结合”方针,提前组织召开各级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题会议,及时传达学习国家、省、市森林草原防灭火会议精神,制定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方案,安排部署全局清明节期间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针对重点区域、关键时段制定精准布防方案,举行“岀征仪式”要求全体干部职工,鼓起干劲,打起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切实筑牢打赢森林草原防灭火攻坚战的思想防线。
层层压实责任,织密安全“责任网”
强化“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责任意识,清明防火期间全局科室人员取消休假全部下沉到各保护站,层层压实责任,采取领导包片、科站长包段、护林员包山头地块,全员参与,责任到人,形成网格化管理,全域覆盖的防控格局,确保值守区域安全有序,确保防火措施精准到位,落细落实。
立体宣传,筑牢全民“守护网”
清明期间按照管理局关键时期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方案,依托“线上+线下”宣传形式,各保护站启动固定、移动、手持各类宣传喇叭60余个,实时播放森林防火法律法规,悬挂横幅100余条,张贴省、市防火令300多张,发放防火宣传单手册15000余份,广泛开展防火宣传“五进”活动和森林防火“微课堂”,充分利用村社微信群创新推出“文明祭祀”倡议、“移动防火码”及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形成强大宣传矩阵,提升群防群治意识。
科技赋能,打造防火“智慧网”
管理局充分运用“人防+技防”手段,在重点区域布设防火视频监控摄像头32处,防火语音播放系统36处,固定防火码38处,“移动防火码”86个,启用无人机6台,对地形复杂、人员较多区域进行全天候立体监控,实时回传热成像数据,在森林防火指挥部中心通过“智慧林草”平台整合气象预警、巡护轨迹等信息,实现火险早发现、早处置。
严控源头,守牢防火“管控网”
清明防火期间保护区在主要进山路口、沟口共设置防火检查卡口点81处、防火检查岗43处,严格执行“扫码进山、火种缴存”制度,清明期间累计排查车辆3400余台次,劝返携带香烛纸钱人员380余人,收缴寄存火种420个,及时制止野外用火行为40余起,切实将一切火源控制在山下、林外。
淬炼精兵,锻造应急“突击网”
备战备勤强化应急处置能力,管理局45名专业消防队员清明防火期间加大队伍日常训练培训,全面提高队伍的理论知识和实战能力,强化实践演练,以练为战,时常进入“战备”状态,同时加大对防火物资装备维护保养,确保队伍、物资、装备“三到位”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清明期间对防火重点区域开展执勤、巡查,分析研判,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在最短时间快速出击,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联防联控,形成联合“防护网”
充分发挥甘青联防委员会作用和落实“林长制”制度,多次联系林区周边民乐乡、连城镇,天祝县赛拉隆乡、赛什斯镇协调沟通清明期间防灭火联防联控事宜,组织召开各级林长联防联控工作会议,形成联合开展2025年清明期间森林防灭火行动方案,各村级林长、草管员、生态护林员同时投入到森林防火当中,形成“林长+”工作机制,同时联合兰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连城派出所民警对拒不执行防火命令人员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为保护区森林资源安全保驾护航。
督导巡查,织密监督“问责网”
清明期间管理局两个督导检查组,根据督查方案安排,加大清明期间督导巡查力度,深入各保护站、深入林区各卡口点,各防火检查岗,对人员值守,责任落实、火源管控、组织纪律、履职尽责各项措施进行督查检查,发现对工作不力、落实不到位人员进行严肃问责,确保岗在人在、人在责在。
2025年清明期间连城保护区实现“零火情”目标,献花、植树寄哀思的文明祭祀行为已形成。下一步,连城管理局将持续巩固“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机制,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筑牢绿色生态屏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