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8 16:43:00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李昌林)日前,《人民日报》报道,湖北省枣阳市杨垱镇的一场短会,让当地干部轻松不少。当天的会议从早上9点开始,将平安稳定大会、防溺水工作推进会、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调度会、征兵工作会等4个会合在一起开。几个重点单位发言,每人发言不超过3分钟。10点,会议结束。当地干部说,此前镇里这样集中开会少说要3个小时,现在直截了当,省时省力。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持续改进会风、探索创新举措、力戒形式主义。整合会议内容、压缩会议时长,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干实事。杨垱镇的新会风告诉我们,开短会要从“讲短话”做起,少啰嗦,多务实。
讲短话有益于提升政策水平。“讲话”是干部履职的基本功,会讲短话是对各级干部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言不在多,达意则灵。讲短话体现干部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展现干部的党性、作风和境界。讲好短话,干部就要深入了解基层情况、深刻领悟方针政策,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结合实际思考对策,聚焦重点解决问题。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深奥问题通俗化,努力用精炼生动的语言表达观点,讲出高质量的话,为听者腾出办实事的时间。
讲短话能有效遏制形式主义会风。开会是布置工作和督促落实的常见方式,而会上讲话又是布置工作与督促落实的主要形式。讲好短话,需要干部练就过硬本领,以问题为导向,厚植为民情怀,多讲真切精练管用的短话,把政策讲透彻,把道理讲精辟,把目标讲明确,把任务讲清楚,把办法讲具体,让与会者听得懂、记得住、可操作。这样的短话,才能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凝聚开拓进取的意志力。
讲短话有助于下级理解落实。上级讲话太长,下级短期内很难领会理解核心精神。既容易延宕传达落实时间,又会造成传达落实囫囵吞枣、照本宣科,沦为“传声筒”“留声机”,陷入“以会议落实会议、以讲话落实讲话”的怪圈。走过程、无实效,一阵风吹过,大地不留痕。上级讲短话,才能便于下级迅速领会理解,把握要点、吃透精神,进而结合各单位各部门实际精准施策,将会议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
讲短话要避免副词形容词一大堆、排比句一大串的作秀。要少讲高端的大话、正确的废话、原则的空话,多讲真知灼见。讲话中的形式主义,表现在嘴上,根子在思想深处。症结是信念修养不足,宗旨意识淡薄,公仆情怀缺失,政绩观念偏颇。话风事关作风。不良话风有害党的形象,影响干群关系,贻害事业发展,销蚀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坚决纠治。
讲话之中见党性,言语深处见作风。各级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精神,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以身作则,带头向不良话风开刀亮剑。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密切联系实际,努力改进话风,坚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讲真话、报实情,讲务实管用、含金量高、群众爱听的短话。让讲话与时代发展同步、与民众心声吻合,真正焕发出强大的感染力、穿透力和引导力,为奋进新征程凝聚起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