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6 09:12:00
8月25日,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华为举行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发布多款极具创新性与竞争力的新车。
这距离华为在成都的上一次新品首发只过了3个月时间。
频繁“首发”
除了消费市场还有产业支撑
5月19日,华为在成都发布了两款首次应用鸿蒙操作系统的商用电脑,这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在商用电脑领域实现重要突破。一时间,数码圈引起轰动。
这场新品发布会,华为nova 14系列也同步亮相,把大众的记忆拉回9年前。2016年,成都东郊记忆,华为进行了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布会,面向年轻用户的nova 1横空出世。9年时间,nova 14迭代而来,不变的是发布地点依然在成都。
从过去的“首发地”到如今的“再回首”,华为将一次次创新突破与成都紧密相连,其背后,有一片沃土——开放包容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有一种支撑——日益厚实的产业生态。
作为国家重点布局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成都近年来已基本构建起以“芯屏端软智网安”为支撑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2024年电子信息类规上企业超2300家,实现营收1.34万亿元。今年1—7月,成都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22.9%,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26.2%。
城市发展首发经济,需要打造完整的产业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而成都在产业集群上的发力与发展,为首发产品、技术培育提供了坚实基础。
多年携手
寻找“研发”之外的更多可能
华为和成都的“互动”故事,可以从25年前讲起。
2000年,华为成都研究所在成都高新西区成立。这里拥有万余名员工,是华为全球主力研发中心之一。自此,华为开启在西南地区的事业。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天府新区分别和华为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四川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几年后,该中心升级为四川鲲鹏&欧拉生态创新中心,成为四川数字基础设施坚实的软硬件底座。
2022年,成都智算中心正式上线,由成都高新区、郫都区与华为共同建设运营,是“东数西算”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样板工程、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2024年,在华为四川新质生产力城市峰会上,华为(四川)人工智能与智改数转创新推广中心、华为(西南)数字机器人创新中心、华为(成都)数字服务创新中心揭牌。
一路走来,有观点认为,华为重仓成都,正着力打造算力“粮仓”。而算力之上,华为在成都构建涵盖算力基础设施、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的全方位生态体系。
今年开年,思路更加清晰——
成都与华为在深圳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化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方面合作,共同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战略关系,助力成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新高地。
不止鸿蒙
与成都共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在2025年成都市软件产业发展交流会上,华为鸿蒙生态经理刘华伟表示,2025年是鸿蒙生态壮大之年。
此前,鸿蒙生态(成都)创新中心启用,西部首个鸿蒙生态创新中心全面启航。借此机会,百余家鸿蒙生态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以及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成员单位及百余家生态企业代表齐聚成都。
华为不仅自身构建鸿蒙生态,也在和成都一起共建产业生态。“鸿蒙生态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各界的共同参与。”鸿蒙生态(成都)创新中心副主任罗丽莎表示,成都作为西部科技创新高地,正在依托政策支持、技术积累和人才优势,打造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支点。
关于人工智能产业,成都定下目标——2025年,力争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增速超30%;到2026年,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7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表示,面向未来,华为将抢抓AI行业智能化爆发新机遇,联合生态伙伴打造政务、公安、地铁、金融、教育、医疗等各行业智能化场景应用,助力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
未来正来,华为与成都的携手共进之路正在延续。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喆 孟浩